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825)
- Mar 05 Thu 2020 18:18
小心隱藏的糖!含糖量比你想像中高的7種食物
- Mar 05 Thu 2020 18:05
國人罹癌死因第二大 最新肝病研究拼9成治癒率
日前知名偶像藝人安鈞璨因肝癌逝世,消息一出,令社會大眾不勝唏噓,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,肝癌為全國第二位主要癌症死因,佔總癌症死亡人數約近2成 ;根據調查顯示,而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民眾中,仍有3成未就醫,估計目前約有90萬人需要接受治療,但僅約22萬人接受治療,利用率不到1/4 。
- Mar 05 Thu 2020 18:02
兩次懷孕間隔和胎兒畸形有關
許多研究顯示兩次懷孕的間隔會影響下一次懷孕的結果,包括胎兒過小、早產、新生兒死亡、以及產婦的併發症和死亡率。2014年6月在美國婦產科學期刊(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)上有一項研究發現兩次懷孕的間隔也和胎兒畸形有關。
- Mar 05 Thu 2020 18:00
天冷嗑鍋不怕胖 營養師傳授6招聰明吃
- Mar 03 Tue 2020 16:51
不只要沖脫泡蓋送!1-3度燒燙傷的正確急救法
日常生活中總有難免燙傷過的經驗,炒菜的熱油和鍋子、打火機的火、瓦斯爐火、機車排氣管、打翻的熱茶湯等都可能造成輕重不一的灼傷,為了防患未然,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燒燙傷的急救法。
- Feb 24 Mon 2020 14:20
關懷週遭兒少 保護兒少安全
花蓮縣吉安鄉發生3歲女童疑遭堂阿姨及其同居人虐待致死案件,衛生福利部表示缺乏親友或社區關心之幼小兒少,最容易成為家庭暴力及兒童虐待之受害者,請關懷週遭兒少,共同保護兒少安全。
- Feb 24 Mon 2020 14:17
日本腦炎流行期,呼籲民眾防蚊滅蚊
目前正值日本腦炎流行期,依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,臺灣日本腦炎病例主要發生於5至10月,並以6至7月為流行高峰。
- Feb 24 Mon 2020 13:49
『李斯特菌』食物中潛藏的感染危機
案例一:二十七歲陳女士,目前懷孕第三十五週,兩天前開始出現發燒及頭痛等症狀,同時注意到出現胎兒活動力下降的狀況,於是她立即到急診做進一步檢查。在急診時發現已經出現胎兒窘迫等症狀,經緊急剖腹產生下胎兒。生產過程中發現胎盤有遭到感染的現象,由於胎兒出生後的狀況不理想,經送入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數週後才順利出院。住院期。間發現該女士在急診採集的血液培養以及在手術室採集的胎盤組織、羊水以及新生兒血液培養菌培養出李斯特氏菌,而胎盤組織的病理切片亦發現許多微小膿瘍散佈在組織中。
- Feb 24 Mon 2020 13:45
全球爆發登革熱大流行,超級聖嬰現象為主要原因
為了解全球登革熱流行趨勢及擴散成因,進而提升登革熱流行預測及應變能力,疾病管制署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合作,參與美國、法國、英國、韓國、新加坡、越南、泰國、寮國、柬埔寨、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跨國登革熱研究,於2015年10月5日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(PNAS,期刊影響指數9.674)共同發表「東南亞8國登革熱疫情區域流行及擴散模式」論文。研究結果發現,登革熱於東南亞的流行趨勢與超級聖嬰現象所致高溫現象有關,每2至5年會有區域內登革熱大流行。
- Feb 24 Mon 2020 12:00
腰椎椎間盤脫出
椎間盤是脊柱吸收衝擊力量的彈性墊,位於椎體之間,由兩種結構組成。外層是環狀纖維,內容是膠質中心核。椎間盤可向側後位突出壓迫單一神經根,也可向後與中央位突出,壓迫馬尾部。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發生在第四、第五腰椎之間,第五腰椎、第一薦椎之間或兩者皆有。臨床症狀約略可分為脊椎痛及神經根痛二類,兩者可單獨產生或合併出現。
- Feb 24 Mon 2020 09:45
整天不停腹瀉,中醫有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
一位年約60歲患者,潰瘍性結腸炎病史超過30年,曾有一天腹瀉超過10次而至大醫院住院治療,並於近幾年開始狀況加重,天天腹瀉7-8次,夜晚睡覺時也需起床上廁所,常伴隨便血,西醫加重藥物劑量治療,一次服藥可以吃到超過10顆,狀況略改善至一天上5-6次,但仍影響睡眠生活品質,因此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,除了腹瀉嚴重外,大便呈水糊狀且味道重,人較疲倦無力,於服用中藥治療兩個月後,腹瀉從6次漸漸改成2次左右,且上大號時間集中於早上,睡眠時不會有腹痛感想上廁所的感覺,改善後西藥免疫藥物劑量及種類持續減半,現於中醫門診持續治療中。
- Feb 21 Fri 2020 13:56
轉診病情一目了然!恩主公醫院攜手兒科診所建立「兒科守護圈」!
母親節前夕,天下媽媽最掛心的永遠都是家中兒童,尤其是健康的問題,而每年4至6月腸病毒來勢洶洶!媽媽們總擔心寶貝會不會被傳染?若得了腸病毒該怎麼辦?恩主公醫院體認媽媽們的辛勞,特別於母親節前一天舉辦小小醫護體驗營,指導兒童正確的衛生保健知識,解決家長在衛生教育上的困擾。恩主公醫院也結合周邊基層診所,成立了兒科守護圈,打造一個無醫療溝通障礙的雙向轉診平台,讓基層診所醫師及醫院醫療人員,能快速連結醫療訊息,精準治療轉診病童,成為三鶯樹地區兒童健康守護者!
- Feb 21 Fri 2020 13:42
懷雙胞胎可以自然生
懷雙胞胎的自然發生率約1%,近年來由於排卵藥或試管嬰兒的運用,增加了許多雙胞胎的出生率。雙胞胎會增加許多懷孕的併發症,例如流產、早產、妊娠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壓等,也增加了剖腹產的機率。
- Feb 21 Fri 2020 09:32
別讓「糖胖症」趕跑好桃花!醫師傳授減重小秘訣
- Feb 21 Fri 2020 09:26
嘜哺檳榔尚健康
我們都知道檳榔是造成口腔癌的原因之一,我國許多研究及臨床醫學證實,國人罹患口腔癌患者中,九成有嚼食檳榔的習慣。由於嚼食檳榔過程中,檳榔粗糙纖維及致癌物的成分,在口腔內重複的咀嚼造成口腔黏膜受傷、牙齒磨損,牙周囊腫、口腔黏膜下纖維化、口腔黏膜白斑症,及口腔癌等。在台灣常見的口腔癌大部分好發在舌頭與頰黏膜、牙齦與口腔底部。尤以頰黏膜癌佔所有口腔癌50%以上,這可能與有些嚼檳榔者習慣在咀嚼之際,將檳榔嚼塊置於牙齦與頰黏膜間有關。
- Feb 20 Thu 2020 15:25
自我藥療將上路,輕症者可買非處方藥
「生病看醫師,用藥問藥師」,很多人都曾有過在診所看病後再到藥局拿藥 的經驗,目前世界衛生組織(WHO)及美國、日本、英國等醫藥先進國家,已將 自我藥療(Self-medication)列為重要衛生政策。
- Feb 20 Thu 2020 15:06
老年人的常見排尿障礙
不論是在台灣或是其他先進國家,人口的老化已經成為每個國家所要因應的課題。老年人面臨老化所帶來的各方面的不適及不便,提早了解這些可能的問題,不只是在現在幫助自己的家人,也可以在未來幫助自己。在泌尿科門診諮詢中,有很大部分是關於排尿問題,所以專篇來介紹排尿障礙,以便大家了解。醫師會用下泌尿道症候群分類排尿問題,以便醫師間溝通討論病情,那什麼是下泌尿道症候群?下泌尿道症候群,包括:不能將尿液完全排乾淨、排尿次數過多、間歇性排尿、尿急、排尿無力、用力逼尿、夜尿、排尿症狀影響生活品質。
- Feb 20 Thu 2020 15:03
孩童氣喘,請將菸熄(戒)掉!
抽菸有礙健康是無異議的事實,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現今法律規範絕對不能買菸及抽菸,但是卻時常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當中。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,在家庭二手菸暴露方面,102年高中職學生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44.9%;國中生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44.3%,與全國相比仍高出許多,所顯示的數字不免讓人膽顫心驚,幾乎半數以上的青少年都有二手菸暴露的風險。
- Feb 20 Thu 2020 14:55
慢性病照護正確「4步驟」,速效降低感染機率
對於糖尿病患者、洗腎患者等慢性病患者,或長期臥床的患者而言,可能會出現多年無法癒合的褥瘡、足部潰瘍等慢性傷口,如果病患身上出現傷口,卻沒有獲得良好的照護,不僅會延遲傷口癒合,甚至會增加感染的機率。至於該如何及時保護傷口,避免受外界環境刺激,又可促進癒合並降低感染機率呢?此時傷口敷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食品藥物管理署(以下簡稱食藥署)特地彙整出傷口照護「沖、擦、敷、看」4撇步,供民眾參考。